为什么我不读博士!
文 | 陈元达
楔子
夜深了,博士八年级的师兄拖着沉重的步子回到了宿舍。已经快凌晨了,拥挤的宿舍中还有室友在实验室没回来,师兄对床的师弟刚洗完澡还在擦拭着身体为最后的入眠做着准备。师兄笑着说:“我今天喝了甲醇乙腈,你说把我的血浆抽出来做个色谱能不能检测到峰值呢?”宿舍里乱成了一团,师兄平静的爬上了床铺,缓缓躺下。急救担架冲进来的时候,还有半个月就要因超时延期被退学的师兄永远地停止了呼吸。
前一段时间在网上十分盛行的所谓《北京相亲鄙视链》的文章,随后不久,就不出意外的传出了《学术圈相亲鄙视链》的文章。985歧视211的,名校的歧视985的,博士歧视本科生。我感觉有些博士太自信了,我现在在中科院,并没感觉博士的智商很高,也没感觉到博士就多有素养。很多人只知道成天做着western、投着各式各样已经被验证过无数次的反应、用着已经商品化的试剂盒,或许有些人还自以为是的嘲笑着门口有着三四套上海房产的扫地大妈。对于有些博士来说,那一张扁平的毕业证书除了带来了无知的傲慢又能带给你什么呢?当鲜活的青春在自我麻痹的日子里逐渐流逝,除了一地鸡毛和毕业致谢时自我感动的泪水,所谓的博士,还要哪些值得骄傲的资本?
教育的含义,无非就是“教化”和“培育”。我们接受教育的过程也是接受教化并被培养的过程。但是教化本身并不可靠,人们在接受教化的过程中时常会产生质疑,当受教育者对教育本身产生反思的时候,可以理解为教化的进化,亦可理解为是教化本身的叛逆。从小学到大学,在课堂中反复灌输的一些价值观,在人们走向社会时,大多是不相信的,或者至少是保持一种保守的态度。所以如果非说要找出受教育者和非受教育者,高等教育者和初级教育者之间的区别,我认为最大的方面在于培养。
社会资源是有限的,我们目前的生产水平还远远未达到满足所有人自由发展的需要,所以社会要合理的配置生产资料给合适的人。为了保证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和高效率,就产生了目前的教育培养体系。虽然有很多人会提出质疑,但是不可否认考试本身就是最公平的筛选方式,通过投入大致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并最终反应到有限的知识检验上。而这种模式的本身也为社会尤其是底层人民普及了知识,通过这一模式,让一些低收入社会底层的群众也能参与到生产资料的重新分配中,也就是目前所谓的打破社会阶层固化的方式。
努力学习,证明自己,获得高学位,然后获得使用高级生产资料的资格,这或许就是教育的意义所在。读博士有什么用呢?在某些大型国企里,经常流传着这样的分工模式:“博士出点子,硕士出思路,本科去干活。”这或许就是所谓博士的“福利”吧。
大学教育是否是必须的?在目前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中都认为连大学都没读过的人十有八九是没出息的,甚至有些人认为如果不是985、211这种名校的毕业生那都不大可能有出息。因此就滋生了学术圈的鄙视链,人的能力是否一定会和其所就读的大学有关呢?
前几个月,在一个沙龙聚会中,有一个搞计算机的金融博士放言:“我从没见过一个非名校大学博士毕业的还能独立开发研究计算机代码的人。”结果分分钟被一群高中生打脸。确实,没有学习的过程自己闭门造车还打算逆袭那就是个笑话,但是社会是多元化的,接受知识并非只有高校脱产学习一个途径。如果一个聪明的屌丝得到了机会能够和复旦、清华名校的教授学习,只是没有学历,这种情况也是很多的。或者有人有资源可以进入学术圈,积极积累,潜心研究,进行自我充电、自我学习、自我成长,那么未必就比不上科班出身的所谓硕士和博士。
如果说“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社会服务,那么大学其实和理发店是差不多的。未必说正规理发店店长的手艺就一定比在家里理发要来得好,更何况如果有钱或者有机缘还可以把店长请到家里去理发,如果有什么因素比“教育”本身还更为重要,那或许就是你是谁、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要过什么样的生活?而这恰恰不是教育所能赋予我们的。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中国和美国的教育到底相差在哪里,美国究竟为何是一个科研强国?
还记得在大学课堂里,一位老师曾经分享过这样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该教授年轻时曾去美国留学,前半年充分发挥了中国留学生勤奋刻苦的科研品质,起早贪黑的实验搜集了很多详实的实验数据。半年后十分开心的将所得到的结果和自己的导师分享,结果导师问他:“这个论文结果不是显而易见吗?” “是的,但是我丰富了这个结论的实验数据,使这个结论更加的可靠了。”年轻的教授这样回答说。 “但是,”导师轻蔑地说:“连猩猩都能做出来的东西你为什么要去做?”
目前中国的科研也大多满足于显而易见的结论,因为科研考核的存在,因为项目验收的紧迫性,因为学生毕业的现实需求,科研体制导致科研的浮躁无法避免。曾经和宿舍搞药物合成的室友说:“你们百分之八十的实验工作如果找一个经过实验培训的大妈能不能完成?” “是能完成的。但是她不会分析结果,也不能看英文文献啊。” “那如果是识字的美国大妈呢?如果这个美国大妈,积极好学,积极上进,也积极阅读文献呢?”
这个时代的知识壁垒还远远未达到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步,更何况还有很多硕士、博士看的文献并不多。练了三年的western、两年的免疫组化和一年的PCR,这样的硕士或者博士真的就是那样高不可攀吗?这样的博士就算发了二十分的文章,一个肯下苦功夫的高中生也能很快超过他,Java、C++、机器编程语言,是在清华园学还是在楼下的电脑维修部学真的那么重要吗?
现在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这是正确的。现代社会中,知识的更迭速度超越了人类诞生以来所有的时代。现代人获取知识的渠道也更加多元,除了传统的学校教授和书本自学外,还有各种形式的补课班,还有线上直播课堂和微博、公众号可以使用,甚至还有专门学习渠道的APP,可以满足一些人极为特殊的学习需求。但是,却有太多的人忘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很多人把这种学习当成一种炫耀,比如一些打着今天读了多少本书的快餐学习式的APP,或是聘请一些名人吹牛的课堂APP,将学习的目的拓展为一种可耻的炫耀和莫名其妙的傲慢,孔子有七十二贤士,但大多碌碌无为、不得善终,所以名师真的不重要,关键还是你是谁,你想要获得什么样的知识,这个知识能满足你的哪些需求,学习该类知识的本益比是否合理,而不是学了该知识后你有资格对多少人翻白眼。真正厉害的人是通过教育让自己变成大师,而不是每天和别人炫耀我有个多厉害的老师。如果你的老师足够出色,但你这个人只是平平,那只能说这是一种耻辱。
科研作为一种特殊的劳动形式,在今天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中被赋予的新的涵义。技术因素目前被认为和市场因素和政策因素一样,对企业发展起着不可预估的价值作用。创新包括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但归根结底还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制度创新的基础,无论是蒸汽时代、电力时代还是计算机时代,都是以技术硬实力的提升拉开序幕的。如果说创新是企业的灵魂,那么作为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劳动形式的一种,科研创新又会在新时代发挥出那些新的活力呢?
大学扩招是社会发展到特定阶段所必然的结果,终极社会的目标本来就是满足每个人最为自由全面的发展。所以培养出了多于研究所和高校需求的科研人才也是必然,这是社会发达的标志,但是如何让社会消化这一部分高知分子,并最大化的发挥出这些“剩余人才”的自身价值,仍旧依赖于社会体制的发展。目前以“研究所”和“高校”为主的科研体系是不正确的,其实每个科研人员都明白,“高校”和“研究所”都只是以教育为主的培训机构,而要真正发挥出科研人员的才能,需要更为专业化的技术平台。“高校”和“研究所”大多人员只是刚入门的学生,按道理来讲是承担不起推动社会科技发展的大旗的。但是为何今天的大部分科研任务不合理的落在这些初级菜鸟的肩上呢?这是社会惰性和社会惯性的体现,但是不难预见,随着“剩余科研人员”群体的进一步扩大,不招收学生的纯科研机构和私立实验室将成为未来实验科学的高地。
经常见周围的人讨论到底要做多少工作才能上CNS(Nature、Science)这种高大上的杂志。其实我感觉真正厉害的论文总结起来只有一句话,用足够先进的技术解决足够重要的问题。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一杆长矛。我们本身对课题所解决问题的熟稔程度就像是我们对矛柄的掌握,只有握紧矛柄,保证长矛始终朝向正确的方向,指向足够重要的问题,是一篇科学论文的立题基础之所在。但是,长矛握得牢,方向足够准还不能保证一定会让一切难题迎刃而解。绝症谁都想去攻克,但是为何前人没有攻克呢?因为没有足够先进的技术平台,所以技术的先进性和可靠性就像是长矛的矛尖,矛越锋利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越强,也能够让我们在众多庞杂的实验室中脱颖而出。去年有教授曾说,中国只注重技术从不重视科学,但是真实情况是中国从来就没重视过技术,几千年都是如此,现在也是如此。
中国的科研总是鼓励学生们勤奋,宣传用两双赤脚、小米加步枪打败飞机大炮。但这本身就是反客观规律的,当日本、韩国实验室几个小时就做了几批的CelTiter-Glo,中国实验室还费了四五天做了一个SRB。我们不吃不喝的拼,真的拼得过吗?当即时自动化成像的western已经在美国、日本药学实验室普及的时候,我们把自己关在小黑屋里用有毒的试剂、戴着荧光的秒表,花着几个多小时压片成本做着western,真的拼得过吗?真的值得吗?这样的实验室真的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我们用着可笑的勤奋,用血肉之躯对抗着大机械的进步,这种科研本身就是反科学的。
每个人都会口渴,但是这是否意味着每个人都需要打一口井?答案显然不是。如果说有什么使今天的年轻人放弃读博的想法,一是对博士教育的排斥,一是匮乏的条件,还有我们真的没必要如此和自己过不去。硕博连读的五年时间发表一篇世界级论文,其实无论在哪个国家的药学领域,这都是伪命题。当然有一些实验室积累了完善的技术平台,像是最近很火的施一公实验室,全世界就那么几台高分辨的显微镜,博士二年级的学生不眠不休的勤奋努力,两三个月就发表一篇世界级论文,但是也只限于该平台,等学生毕了业,没有了逆天的显微镜,她又如何保障高产优质的实验产出呢?
在读研之前和研究所高年级的学长聊天,学长谈了自己读博的经验:“读博之前,我是个屌丝。读博之后,我仍是个屌丝。”我们进入高等学院进行学习,却把大部分实验浪费在配胶、配试剂、养细菌、养细胞、刷瓶子这些没有营养的事情上面,练就了和生物专业大专生毫无差别的所谓技术,还指望着靠着那一纸毕业证书完成人生的逆袭,不是很可笑吗?
科研需要大团队的合作,但是如果你只有一个人,各种各样繁杂的事情都需要你做,你不想做那要谁去做?所以想要摆脱繁杂的工作,真正自由的进行科学探索,在三年内发表世界级的学术论文,真正理想的读博方式应该是这样的。
那是我大学本科的最后半年,在本科学校的药理学实验室实习,在实验室门口听到实习指导的教授这样的训斥声:“我这里是培养实验员吗?你们实验做得好,再会分析数据有什么用?连原理和适用条件都搞不清楚,有什么用?我这里不培养实验员。”
作者 | 陈元达,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生,微信:Unisophy_para_chen
——END——
喜欢作者的文字就打赏他吧!